胃癌恶化进展的关键提示指标及临床诊疗价值
胃癌(Gastric Cancer, GC)是全球发病率第5位、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,东亚地区(包括中国)是高发区域。由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,约60%-70%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晚期,且疾病进展涉及肿瘤细胞增殖、浸润深度增加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多阶
胃癌(Gastric Cancer, GC)是全球发病率第5位、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,东亚地区(包括中国)是高发区域。由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,约60%-70%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晚期,且疾病进展涉及肿瘤细胞增殖、浸润深度增加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多阶
最新研究表明,淋巴结对于免疫系统在抵抗癌症中的作用远比以往认为的重要。随着癌症治疗的不断发展,保留淋巴结而非在手术中切除它们,可能会显著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。这一发现由墨尔本大学和皇家墨尔本医院的彼得·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提供,可能会为癌症治疗提供全
“医生,‘低分化’是啥意思?是不是说我这胃癌特别严重,没救了?”刚拿到病理报告的陈阿姨,指着“低分化腺癌”几个字红了眼,越想越害怕,连饭都吃不下。
当我们谈论癌症"治愈"时,医学上通常使用"5年或10年无病生存"这个概念。这不是随意选择的数字,而是基于大量数据观察——如果癌症患者在治疗后5-10年内没有复发,那么后续复发的风险就非常低了,几乎与从未患过癌症的人预期寿命相当。
在胃癌(GC)患者群体中,淋巴结(LN)转移堪称导致预后不佳的 “头号元凶”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(TAMs)在肿瘤转移与病情进展进程里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,然而,其究竟如何诱导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,背后的作用机制至今仍扑朔迷离。
本期与我们用声音见面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立旻教授,他将与大家一同分享近期发表于《Lancet Oncology》杂志(影响因子:35.9)的评估选择性淋巴结放疗(elective nodal radiotherapy,ENRT)和转移灶定向治疗(meta
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,特别是NRG Oncology/NSABP B-51/RTOG 1304 这一重要的III期临床试验,
甲状腺癌,从来不是“突然发生”的事。临床上,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。可回头看,他们的身体其实早就“偷偷报警”了。问题是,大多数人把这些信号当成“累的”“虚的”“年纪到了”,拖着拖着,就拖进了病房。
同日外院彩超:右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(4点大小1.3cm×0.7cm、6点大小2.2cm×2.2cm,BI-RADS 4c);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。
老年人感染艾滋病比例暴涨,年轻人也逃不掉,这事你得知道!最近的数据让人瞠目结舌: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从十年前的22%飙到了44%。这可不是小数字!更让人意外的是,中老年男性感染者是女性的三倍。另一边,15到24岁的年轻人也在“高危名单”上,网
前言: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肺癌,外科手术治疗的标准就是“解剖性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”,即使这些年一再微调,但一是肺叶切除仍是不可撼动的金标准,仍是1类推荐,切肺叶肯定没有错;二是即使亚肺叶切除的也有推荐,那是有许多限定条件的。但我们如果来回顾这些年的变化,很有意思